民法典感想(民法典感想和体会1500字)
主题:新年新体会
在面对成功或者失败的企业和社会问题的时候,我们往往是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或者管理科学的角度来理解、分析与认识,借用这种已经被证明的思维逻辑来理解、分析和认识当下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听起来毫无问题,不过这种思维逻辑或者思维定势是不值得推敲的。这种思维逻辑或者思维定势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够证明它存在的价值,这个条件是必须建立在常识的基础上,或者说常识是科学知识、科学逻辑运行的基础性条件,离开了这个基础条件,科学知识、科学逻辑将什么都不是。
笔者理解的常识 其实就是一种捍卫社会能够正常运转的底线,而这个底线其实就是一种类似于禁忌的基础生活秩序。比如公平、正义、平等、自由、博爱等等,这种基础生活秩序往往是由道德信念、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则、非正式的或正式的基础制度混合在一起构成的。一般地说,这样的基础秩序是相当稳定的,甚至它能够超越时空而存在,同时也将自己的价值体现出来,它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石,是稳定剂,而这个基石也是常常被我们忽视或者忽略或者不屑的,甚至还遭受我们的任意践踏。正是因为我们不是把社会或者企业出现的现象或者问题首先放在常识---基石这个基础上考量,结果我们处理问题的方案就似是而非,无法做到有的放矢,我们也就不难发现,在现实社会生活和工作中对生命价值的背离,对人性的背离等等的各种各样的怪现象,我们所谓提倡的成功,无非是让我们首先彻底的放弃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追求,这种本末倒置的结果就是当下我们整个社会就处在一种生机勃勃的混乱而不可治理的状态中,比说我们信奉的成王败寇的丛林法则理论,比如我们强调的有用就是好的小农思维逻辑、比如我们评价值体系中笑贫不笑娼的强盗逻辑等等,这种道德信念上的混乱,就直接动摇和崩解了常识这一基石的社会地位,而我们仅仅依靠科学知识或者科学逻辑让社会回归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上来根本不可能,或者说仅仅依靠科学知识或者科学逻辑是无法找到我们的持续发展的动力源问题的,这种混乱对应的是对常识的漠视、不屑和任意践踏。缺乏常识--基石的支撑,只会造成基础的不牢固,只会地动山摇,只会让混乱处在不可治理的状态中,同时这种仅仅依靠科学逻辑来解决问题的路径只会让社会或者企业冲突与矛盾越积越深,最后发展到不可调和的状态,让我们也失去了治疗社会或者企业疾病的最好的机会。可惜我们忘记了最基本的东西,这种忘本,会让我们不停的吃苦头,是这样吗?拭目以待吧!
方圆20170208一次稿件匆匆草拟于武汉工作室QQ2860769700
与本文知识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