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的预防(流感的预防针要不要打)
今天给各位分享流感的预防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流感的预防针要不要打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流感的预防措施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流感的预防 措施 ,欢迎大家阅读!
1、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最好 方法 ,是增强自己的抵抗力,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饮食均衡、适量运动、注意空气流通。如果患有流感症状,应立即找医生诊治,并留在家中休息,避免前往挤迫和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
2、任何时刻: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保持双手清洁,经常用皂液洗手,特别是在进食或触摸口鼻或眼睛之前。当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掩盖口鼻,然后把纸巾妥为包好并放入有盖的垃圾桶内,以及彻底清洁双手。
3、您若感到身体不适,如发热、咳嗽、咽喉肿痛等感冒症状,应尽早到医院诊治,向部门经理或主管申请休假并保持联系。
个人需要采取的预防措施:
1 、勤洗手、避免与人握手、减少到处触摸物件。
2 、勿将吐痰到垃圾桶内,应用纸巾包好,通过水厕冲走,之后要洗手。
3 、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纸巾掩盖鼻、口,之后要洗手。
4 、如厕后,要洗手。
5 、接触公用物件如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钮、公用电话后要洗手。
6 、从外面回家后或回到公司后要先立即洗手。
7 、避免使用公共电话,如有必要先用纸巾包好话筒。
8 、假日时,避免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外游或到人员密集的场所。
9 、您若有需要可使用一次性口罩。
家庭及办公室的预防措施:
1 、建议做到每天清洁消毒。
2 、确保室内清洁卫生,每天清洁消毒,以1 : 99 (即把1 份漂白水混合99 份清水)的稀释漂白水彻底拭抹室内家具、物品。
3 、尽量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
4 、确保个人清洁卫生,肮脏衣物及时清洗,垃圾及时处理。
请各位朋友将有关的资讯、知识与家人分享,共同做好防护措施,防患未然!祝大家身体健康!
附1:卫生部制订《甲型H1N1流感病例转运工作方案》据卫生部网站消息,按照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分工,卫生部门切实做好有关防控工作。日前,卫生部已协调有关部门,落实赴墨包机航班,通知卫生保障人员做好随时出发准备,争取尽早接回滞留在墨西哥的中国公民;制订了《甲型H1N1流感病例转运工作方案》,明确了安全转运甲型H1N1流感患者具体措施和要求。
据有关卫生厅局 报告 ,上海市已对69名抵沪的AM098航班机组人员和乘客进行集中医学观察,对与上述人员密切接触的家属均实施居家隔离观察,截至目前均未发现临床症状;对离沪的乘客和机组人员均发函至有关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求实施医学观察措施。
天津、辽宁、安徽、河南、湖北、广东、云南省(区、市)卫生厅局按照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甲型H1N1流感密切接触者所在地区防控工作的通知》,对乘坐AM098航班的密切接触者实施隔离和医学观察工作,认真落实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截至5月4日未发现异常。
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卫生部将制定切实、可行的疫情防控措施,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确保疫情防控工作依法、科学、有序开展。将适时组织甲型H1N1流感卫生应急演练,锻炼专业人员队伍,检验并完善预案,进一步提升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
附2:世卫组织解答甲型H1N1流感疫苗问题:何时产出?
甲型H1N1流感仍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蔓延,人们目前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是针对这一流感病毒的疫苗何时出现。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官方网站上针对疫苗的有关问题作出了解答:
一、有没有一种针对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疫苗?
目前还没有,不过相关的疫苗研发正在进行之中。当某种流感病毒正在流行时,针对这一病毒的流感疫苗中通常都含有已被杀死(即灭活)或毒性减小的流感病毒,这样就能使人体内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抗体,从而让免疫系统做好准备应对真正的流感病毒来袭。
要想让疫苗达到最好的预防保护效果,疫苗中包含的病毒就必须与正在流行的病毒尽可能地接近。目前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病毒,现在还没有制作出包含这一新病毒的流感疫苗。研制一种全新的流感疫苗通常需耗时5至6个月。
二、如果出现流感大流行对于疫苗生产有何影响?
目前,全球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仍停留在5级。如果世卫组织宣布将警告级别提高到6级,即表明一种病毒在一个以上地区大范围流行,成为全球性流行病。但这本身并不意味着自动要求疫苗生产商立即停止生产常规的季节性流感疫苗并开始生产用于防控流感大流行的疫苗。
季节性流感同样也可能引发严重的流感疫情,因此未来当一场新的流感大流行发生时,世卫组织会综合考虑几个重要因素,例如流行病学、疾病本身严重程度等,据此决定何时正式对疫苗生产商提出建议,以便后者开始大规模生产新型疫苗。
三、疫苗对于控制流感大流行到底有多重要?
流感流行时,疫苗是最有价值的保护手段之一。其他防控方法还包括使用抗病毒药物、控制公共社交活动和保持个人卫生。
四、现有的预防季节性流感的疫苗能抵御甲型H1N1流感吗?
针对这个问题,目前已有的科学证据还不够充足,但初步研究表明,在对付甲型H1N1流感方面,季节性流感疫苗的预防作用很小或者根本无法为人们提供保护。
五、世卫组织采取了哪些措施推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制?
世卫组织接到第一例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报告后,作为世卫组织合作中心之一的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立即行动,开始为研制疫苗制备候选病毒。世卫组织同时与全球各疫苗生产商协商,为研发针对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提供一切所需材料。世卫组织还与各国卫生监管部门联系,以确保新疫苗合乎所有安全规范,将来尽可能快地提供给各个国家。
六、研制针对一场新流感大流行的疫苗需要哪些步骤?
研制针对目前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必须采用经过世卫组织认可的疫苗研制流程。目前,用于疫苗研制的候选病毒毒株已由美国疾控中心完成识别。这些毒株一旦制备完毕,全球有意对其利用开发的机构在办理必要手续后均可获取,进行疫苗生产。估计到今年5月中旬,疫苗生产商就能获得毒株。
七、最快何时能生产出针对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
从最初识别出大流行的流感毒株到第一剂疫苗上市,通常需要5至6个月。在商家生产疫苗的同时,各国卫生监管部门也会同步启动审批程序。在确保疫苗质量和安全性的情况下,各国监管部门将会快速审批疫苗。
八、在甲型H1N1流感疫苗研制成功后,全球生产能力有多大?
在甲型H1N1流感疫苗研制成功后,估计全球每年至少可生产10亿至20亿剂这样的疫苗。
世卫组织将跟踪流感大流行的发展,当获得足够信息时,将定义哪些人属于流感“高危”人群,各国可参考决定优先注射疫苗的人群,以便使有限的疫苗供应发挥最大的保护效果。
九、假如甲型H1N1流感病毒半年后变异,现在研制的疫苗届时还有用吗?
现在预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变化还为时尚早,不过世卫组织等有关机构正密切监视病毒的任何变化,将来一旦发现病毒出现重大变化,这种密切、持续的监测将会引导快速反应。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去预防流感?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卫生,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做好个人防护避免飞沫传播,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
流感是一种高发疾病,而且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在平时生活中应该做好流感的预防工作,注意个人卫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平时要勤洗手多消毒,特别是接触流感患者以后,更要尽快消毒,洗手避免病毒侵入自己的身体造成病毒感染,引发流感。
一、保持环境卫生
保持环境卫生也是日常生活中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平时要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减少空气中病毒的数量,在流感高发季节还可以在家中喷一些消毒液或者把醋加热以后消毒,这样就能消灭空气中的流感病毒,避免自己被病毒感染,降低流感的发病率。
二、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
患以同处在一个密闭的空间中,就容易感染流感病毒出现流感,所以想预防流感就不要去那些人员密集的地方,更不要和他们待在同一个密闭的空间中,特别是在流感高发季节,不要去学校车站商场等人员密集的地方,这样就能有效预防流感发生。
三、做好个人防护
做好个人防护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因为流感是一种可以通过飞沫传播的疾病,平时不注意个人防护,就容易吸入带有病毒的空气,会诱发流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戴好口罩,特别是外出或者去人员密集的地方时,更要佩戴口罩。身边的人咳嗽或者打喷嚏的时候,要尽量远离,保持一米的安全距离,这样能降低感染病毒的概率,降低流感的发病率。
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增强身体抗病能力,也能预防流感,除此以外在流感高发季节中多喝些柠檬蜂蜜茶或者生姜蜂蜜水也能提高身体抗病毒能力,预防流感发生。
怎样预防流感?有什么好的防护措施吗?
由于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主要预防措施包括:
(一)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二)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三)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五)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六)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七)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
(八)身边出现流感患者,可服用连花清瘟胶囊预防。连花清瘟胶囊是治疗流感和感冒的中成药,该药的广谱抗病毒作用得到了中医科学院、广州医学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验证,它对引发流感的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乙型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以及引发感冒的鼻病毒、腺病毒等都有很好的抑制拮抗作用。临床研究证实服用连花清瘟胶囊的甲流患者病毒核酸转阴时间与西药奥司他韦无差异,有效退热及缓解咳嗽、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流感症状。连花清瘟胶囊于2011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列入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公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修订版)》等17项国家级诊疗方案,进入美国FDA二期临床,得到了医学界与广大患者的好评。
预防流感的基本措施是?
1、要做到日常洗手
洗手是第一要务,可以使用含有酒精的洗手剂或者泡沫消毒剂洗手,能有效杀死病毒和细菌。
2、避免手部直接接触眼睛、嘴巴等部位
据统计,部分病毒可以通过留存在公共设备表面,例如电话手柄、地铁的扶手栏杆等位置,再通过手部与眼睛、嘴巴的直接接触传播。
3、发烧要尽早求医
有感冒、发烧症状应该尽快求医,并且在公共场合带上口罩。
4、经常锻炼
多做运动、经常锻炼,有助于增加自身的免疫力、增强抵抗能力,有助于对抗流感病毒。
5、均衡饮食
饮食的均衡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要注意多吃含有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
6、尽量避免去人群拥挤的地方
人群拥挤的地方空气难以快速流通,流感病毒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更加容易传播。
如何预防流感?
流感,也即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会加重潜在的心肺疾病,引起继发细菌性肺炎等疾病,体质虚弱或老年人容易由于这些严重的并发症而丧命。
流感会通过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会通过病毒污染物间接传播,尤其是抵抗力减弱的人,吸入被流感病毒污染的空气,就有可能得病了。那流感会有什么阶段呢?
流感会有潜伏期,短则数小时,长可能有1~3天,临床上会有4种阶段。
·轻型流感
症状轻,类似于传统感冒,2~3天,容易被忽视。
·典型流感
接近于严重的感冒发烧,高热畏寒,头痛,全身乏力,会有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一系列症状,咽部充血、肺部发声异常。3~4天内退烧,但呼吸道感染症状可持续1~2周。
·肺炎型流感
常见于小孩子、老年人或其他体弱多病、免疫力差的人群,发病与流感相似,但1~2日病情极具恶化,剧咳、血性痰、高热等症状,甚至有少数人因为心力衰竭等严重症状而死亡,小孩子病死率较高。
·胃肠型和其他类型流感
胃肠型流感,除了呼吸道感染症状,还会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另外,还会有脑炎型流感、心肌炎型流感,多伴随原有的身体疾病发作,中毒型流感则更加严重,会出现血压下降、休克等急性症状,病死率较高。
听起来,流感还挺可怕,那我们可以如何有效预防呢?
1、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如果你居住的地区常有流感爆发,那要及时接种流感疫苗。10月到隔年3月是中国北方流感爆发高峰期,因为疫苗抗体要半个月才能生效,所以要提前接种。尤其是小孩子和老年人,很有必要打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不是打一次保终身的,需要每年打一次。
2、勤洗手,重清洁
流感病毒的传染性较强,因此冬季更需要注重个人清洁和公共场所清洁。
每天都需要用洗手液洗手1~2次,尤其是每天接触电梯、门把手和公共物品多的人,更加要勤洗手。
家里也要做好清洁、消毒。
3、公共场合咳嗽、打喷嚏要注意
一个人大力地打喷嚏或咳嗽之后,空气中会充满气溶胶和水滴,而在你走后,总会有人再进入这个空气中。
因此,每个人都要讲究公共礼仪,打喷嚏或咳嗽的时候要用纸巾捂住口鼻,完了将纸巾包裹、妥善处理,不要让病毒传播给其他人。要知道,呼吸传播、感染就是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
4、准备抗病毒药物
最好还是去打流感疫苗,如果没有,也可以准备一些处方药,作为临时的预防药物。注意购买合格的抗病毒药物,但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滥用,尤其是婴幼儿和老年人。
5、饮食和运动
身体强壮、免疫力强的人,身体有能力“打败”流感病毒,减少感染。因此保持良好的免疫系统,就可以减少流感发病的可能。
健康饮食,补充更多维生素,同时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身体素质就会更好一些。
如何有效预防流感?
如何有效的预防流感?做到6步可预防流感!
第一点:接种流感疫苗
在每年流感高发的时期,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明显降低得流感的机率,尤其是幼小的孩子、老年人,可以优先接种,因为这类人抵抗力低下,是流感易发的高危人群。但是接种了流感疫苗不能百分百保证不会得流感,只是得流感的概率小了。
第二点:保持室内通风
居住地或工作、班级要定时通风,可以让新鲜的空气进来,排出室内的病菌和细菌,减少因为空气不流通导致的流感传播。
第三点:勤洗手
手很容易就接触到流感患者的病毒,所以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从外面回来第一件事要让孩子家人洗手,防止将病毒带入家中,饭前便后也是要洗手。
第四点:少去人多的场所
人多的场所如医院、车站、地铁站,因为空气流动性差,所以病毒、细菌容易聚集,最好少去这些场所,如果要去,记得带上口罩,回到家洗手、换衣,降低被传染到流感的可能性,也避免把病毒带到家中。
第五点:加强锻炼
最易患上流感就是抵抗力、免疫力低下的,所以要适当的运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第六点:饮食均衡
三餐要定点定时吃饭,补充各类身体所需营养物质,孩子不可挑食,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流感的预防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流感的预防针要不要打、流感的预防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与本文知识相关的文章: